-
【2022年高明区招商】广东: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出台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
广东: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出台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、立法保障外资权益,释放开放信号 2022 年 1 月,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《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》,共 28 条,涵盖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政务服务、投诉处理等内容。条例明确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,规定 “不得针对外商投资设置准入限制”,在资金安排、土地供应等方面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,为外资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。 二、平等竞争制度落地,激发投资活力 条例突出知识产权保护,建立行政执法、公共服务、司法保障 “三位一体” 保护体系。2021 年,广东检察机关办理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案件 1200 余件,同比增长 25%。在市场准入方面,2022 年全省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措施缩减至 27 条,金融、教育等领域进一步开放,吸引瑞银集团、普华永道等机构在粤设立区域总部。 三、政务服务优化升级,提升投资便利度 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,规定投诉处理时限最长不超过 60 日。2022 年,全省商务系统受理外资投诉案件办结率达 98%。推行 “外资项目代办制”,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等重大项目提供 “一站式” 服务,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仅用 18 个月。截至 2022 年 6 月,全省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9.2 万家,实际利用外资超 5300 亿美元,外资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25%。 四、典型案例:外资企业的 “广东机遇” 德国博世集团在佛山投资建设智能装备基地,享受 “制造业外资项目用地优惠政策”,土地出让金减免 30%,2022 年基地产值同比增长 40%。新加坡丰树集团在广州南沙设立华南供应链管理中心,依托 “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” 政策,实现境内外资金实时调配,资金成本降低 15%。这些案例体现了条例实施后外资企业的获得感。
2022-02-21
-
【2022年肇庆招商】肇庆:投资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强市步伐坚实
肇庆:投资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强市步伐坚实 一、投资增长态势强劲,工业引领作用凸显 2021 年,肇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.6%,增速居珠三角第 4 位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23.2%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33.3%。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投资 120 亿元的瑞庆时代项目一期投产,年产 15GWh 动力电池,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 80%;小鹏汽车肇庆基地二期产能提升至年产 20 万辆,2021 年交付量占小鹏汽车全球销量的 60%。 二、产业招商成效显著,集群发展加速 实施 “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年” 行动,2021 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320 个,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45 个。电子信息产业加快集聚,风华高科高端电子元器件项目投产,年产片式电阻器 1000 亿只,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5%;奥士康精密电路项目建成,年产 PCB 板 500 万平方米,成为华为、中兴供应链核心企业。全市 “4+4” 产业(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金属加工 + 建材、食品饮料、家具、精细化工)产值增长 18%,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65%。 三、民生与基建投资并进,城市功能完善 2021 年民生投资增长 58.6%,新建公办学校 15 所,新增学位 1.92 万个;广州华商学院、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等高校建成,年培养专业人才超 1 万人。基础设施方面,珠三角枢纽(广州新)机场前期工作加速,广湛高铁肇庆段动工,未来将形成 “机场 + 高铁 + 港口” 立体交通网络。但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 18.5%,电力、交通等领域投资需进一步加强。 四、民间投资活力迸发,大项目支撑有力 民间投资增长 14.9%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67.9%,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均超 85%。全市 631 个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占比 68.1%,拉动投资增长 12.2 个百分点。例如,金田铜业三期项目投资 30 亿元,年产高精度铜合金带材 10 万吨,填补华南地区高端铜材空白,预计年产值超 50 亿元。
2022-02-21
-
【2022年】【东莞招商】滨海湾新区擘画发展新蓝图:锚定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
滨海湾新区擘画发展新蓝图:锚定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战略定位与顶层设计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,滨海湾新区承载着东莞市探索制度型开放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 。根据《东莞市科技创新"十四五"规划》,新区被赋予建设省级高新区开放创新高地的任务,重点强化与港澳在科技金融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。其"十四五"规划纲要明确提出,到2025年将建成湾区重要高端人才中心,人才资源占比达区域总人口六成 ,为打造"开放新门户、人才新港湾、城市新中心"提供智力支撑。 产业招引与平台建设 聚焦"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"主线,滨海湾新区构建起"重大项目招引-创新主体培育-产业生态完善"的全链条发展体系 。通过深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对接,加快建设大湾区大学科技园等载体 ,着力破解莞港澳要素流动壁垒,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。在龙头企业招引方面,实施"总部集聚+配套延伸"策略,重点吸引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等领域的"链主"企业,并与OPPO、vivo等已落地企业深化合作,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。 空间优化与基础配套 新区通过调整产业用地布局,规划建设高端制造业总部集聚区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。在交通网络构建上,加快推进东湾大道等骨干路网建设,强化与东莞中心城区、松山湖及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互联互通。生态建设方面实施河道治理与海岸线修复工程,塑造"蓝绿交织、水城交融"的滨海新城风貌,同步推进教育文体、医疗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,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。 制度创新与区域协同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,滨海湾新区积极探索跨境人才流动、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制度突破 。通过建立"政策包+服务链"机制,在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、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等方面形成示范 。在区域协作层面,深化与深圳前海、中山翠亨等重大平台的战略互动,构建"黄金内湾"协同发展格局,助推东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。 人才战略与创新生态 围绕《"十四五"人才发展规划》,新区构建"引育用留"全周期服务体系 。通过设立市场化招商基金、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等举措,形成"产业聚才、平台留才"的良性循环 。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,实施龙头企业裂变计划,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 ,同步建设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,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。 发展愿景与使命担当 站在"双万"城市新起点,滨海湾新区以制度型开放为突破口,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通过打造东莞向海发展主阵地、莞深港产业融合新支点,力争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枢纽 ,为东莞建设科创制造强市贡献新区力量。正如市政协副主席、新区党工委书记强调,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,全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广东招商】粤港澳大湾区:协同创新构建全球科创高地
粤港澳大湾区:协同创新构建全球科创高地 一、创新生态链全面构建,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,建立 “基础研究 — 应用研究 — 成果转化” 全链条体系。截至 2021 年,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 5 年全国第一,有效发明专利量超 40 万件,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 50% 以上。香港科技大学、澳门大学等高校与内地共建实验室 50 个,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,如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研发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获世卫组织认证。 二、大科学装置集群崛起,全球资源加速汇聚 深圳光明科学城、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布局中子散射、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。惠州太平岭核电二期项目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,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“华龙一号”,年发电量超 150 亿千瓦时。2021 年,大湾区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超 2 万人,其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增长 30%,澳门青年创业谷孵化项目超 200 个。 三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,产业协同深化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,2021 年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超 6 万家,其中深圳、广州占比超 70%。大疆创新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70%,华为终端全球销量居首,格力电器智能家居产品出口 160 多个国家。产业协同方面,珠海 — 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带集聚企业 500 余家,形成 “研发在澳门、转化在珠海、生产在中山” 模式,2021 年产值增长 25%。 四、政策创新突破,要素流动更高效 推出 “跨境理财通”“湾区人才港” 等政策,2021 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 3 万亿元,同比增长 20%。人才流动方面,实施 “大湾区人才计划”,港澳居民可参加内地社保,2021 年新增港澳居民居住证申领超 10 万张。知识产权保护领域,建立 “粤港澳知识产权联盟”,联合开展执法行动,侵权案件查处效率提升 40%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云浮招商】云浮海关:RCEP 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
云浮海关:RCEP 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一、精准宣传对接需求,释放政策红利 自 2022 年 1 月 RCEP 生效以来,云浮海关成立专项服务团队,走访香料、水产品等企业 120 家,发放政策手册 2000 份。针对广东明基水产集团出口澳大利亚的冻黑鱼片,主动提供 RCEP 原产地证书签证服务,该批货物享受关税减免超 2000 美元,企业出口成本降低 3.5%。同时,为企业开展关税优惠比对,帮助其优化供应链布局,预计全年可节省关税超 100 万元。 二、创新服务优化流程,提升通关效率 推行 “提前申报 + 智能审核 + 自助打印” 模式,RCEP 原产地证书平均签发时间缩短至 1 小时,2022 年一季度共签发证书 80 份,涉及货值 800 万元。针对预制菜出口需求,建立 “快速验放” 通道,对出口食品实施 “一次查验、全域通关”,广东甘竹罐头有限公司出口东南亚的罐头产品通关时间从 2 天缩短至 6 小时。 三、特色产业借势拓展,国际市场份额提升 云浮市依托 RCEP 政策,推动特色农产品、石材等产业 “走出去”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市香料出口增长 45%,其中肉桂产品占东盟市场份额提升至 25%;石材出口增长 30%,大理石板材进入澳大利亚、新西兰高端市场。广东微丰食品有限公司利用 RCEP 原产地累积规则,从越南进口木薯原料,加工成粉条出口日本,成本降低 12%,订单增长 50%。 四、未来展望:深化政策应用,培育新增长点 云浮海关计划联合商务部门开展 “RCEP 政策进园区” 活动,全年培训企业超 500 家次。推动建立 RCEP 农产品关税优惠数据库,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政策建议。预计 2022 年全市 RCEP 项下进出口额增长 20%,带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新兴县招商】新兴县:“双统筹” 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
新兴县:“双统筹” 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、园区建设提档升级,夯实发展根基 新兴县以 “园区提质” 为目标,2022 年投入 5 亿元完善基础设施,新建道路 10 公里、污水处理厂 1 座,园区绿化率提升至 30%。推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扩建生猪屠宰加工基地,引入智能化生产线,产能提升至年屠宰生猪 500 万头,带动全县畜牧业产值增长 20%。同时,建设中小企业孵化中心,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、检测等公共服务,2022 年新增入驻企业 15 家。 二、精准招商聚焦产业,加速集群发展 围绕 “双区” 产业外溢机遇,开展 “以商招商”“产业链招商”,2022 年一季度引进项目 12 个,总投资超 60 亿元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8 个。重点对接大湾区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企业,深圳康哲药业有限公司投资 10 亿元建设生产基地,预计年产值超 20 亿元;广东 umis 内衣智能产业园项目引入德国卡尔迈耶设备,年产智能内衣 5000 万件,70% 出口欧美市场。 三、服务优化与安全监管并重,保障项目落地 建立 “企业服务日” 制度,县领导每月走访重点企业,2022 年一季度解决用地、用工等问题 30 余项。在安全生产方面,开展 “园区安全大检查”,整改隐患 50 处,引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,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40%。疫情防控方面,设立园区核酸检测点,为企业提供上门采样服务,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。 四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激发市场活力 推行 “拿地即开工” 审批模式,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 45 天。出台《新兴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》,对新引进企业给予最高 300 万元落户奖励,对技改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 10% 补贴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 18%,民间投资增长 22%,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珠海招商】珠海招商引资 “加速跑”:116 亿元项目蓄势赋能产业升级
珠海招商引资 “加速跑”:116 亿元项目蓄势赋能产业升级 一、产业项目密集落地,构筑发展新优势 2022 年伊始,珠海市掀起招商引资热潮,截至 1 月底,珠海高新区、鹤洲一体化区域、金湾区、斗门区等区域累计签约 24 个产业投资项目,总投资超 116 亿元,其中超 80% 集中在集成电路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。例如,珠海高新区引进的某集成电路设计项目,计划投资 20 亿元建设研发中心,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超 30 亿元;鹤洲新区签约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,投资 15 亿元建设生产线,将为珠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关键配套。 二、“双百计划” 释放动能,招商机制创新突破 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“双百计划”,即组建 100 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资金池,谋划 100 个以上新兴产业项目进入招商储备库。该计划通过财政资金引导,重点投向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海洋经济等领域。例如,针对集成电路产业,珠海设立专项基金,对落户企业给予最高 5000 万元设备补贴;对于新能源项目,提供 “拿地即开工” 审批绿色通道,缩短项目落地周期至 6 个月以内。 三、载体建设与服务升级,增强产业承载力 珠海加速推进产业载体建设,2022 年计划新建标准厂房 200 万平方米,其中珠海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封顶,可容纳 50 家科技企业入驻。在服务层面,建立 “招商专员 + 产业顾问” 服务体系,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、人才招聘、供应链对接等全周期服务。例如,某智能制造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 10 个月,期间政府协助解决用工缺口 800 余人,协调供应链配套企业 12 家。 四、区域协同与战略布局,融入湾区发展格局 珠海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分工,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,探索 “研发在澳门、生产在珠海” 模式。2022 年 1 月,珠海与澳门联合举办线上招商会,促成 8 个跨境合作项目签约,涵盖中医药研发、跨境金融等领域。同时,珠海港加强与深圳、香港港口联动,推出 “组合港” 模式,2022 年 1 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25%,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运输量增长 120%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深圳招商】深圳:245 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 2354.7 亿元投资擘画发展蓝图
深圳:245 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 2354.7 亿元投资擘画发展蓝图 一、重大项目引领,夯实发展根基 2022 年第一季度,深圳市集中启动 245 个新开工项目,总投资 2354.7 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 443.9 亿元。其中,重大科技和产业项目占比超 40%,包括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二期、深圳湾实验室坪山中心等,总投资超 900 亿元,聚焦脑科学、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涵盖轨道交通、新能源等领域,如深惠城际铁路前海段开工,全长 14.9 公里,总投资 85 亿元,未来将实现深惠半小时通勤。 二、民生项目提质,增进民生福祉 本次新开工项目中,民生项目投资超 500 亿元,占比 21%。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扩建项目投资 12 亿元,新增学位 3000 个;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投资 28 亿元,建成后床位达 3000 张,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。此外,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启动 10 个保障性住房项目,建设房源超 2 万套,其中 40% 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才,租金低于市场 30%。 三、产业升级加速,培育新动能 在智能制造领域,比亚迪半导体深圳研发中心项目投资 20 亿元,重点研发车规级芯片,预计 2025 年实现量产,填补国内高端芯片空白。在数字经济领域,腾讯 “互联网 +” 未来科技城项目投资 150 亿元,建设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地,建成后将集聚研发人员超 1 万人。这些项目将推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提升至 40% 以上。 四、服务保障强化,确保项目落地 深圳建立 “重点项目总指挥部” 机制,由市领导牵头协调土地、资金等要素。例如,针对光明科学城项目,创新 “点状供地” 模式,解决科研用地碎片化问题;针对资金需求,推出 “项目贷” 产品,为 245 个项目预授信超 800 亿元。同时,优化审批流程,实现 90% 的项目 “拿地即开工”,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 45 天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中山招商】中山:620 亿元项目集中动工 翠亨新区成发展 “强引擎”
中山:620 亿元项目集中动工 翠亨新区成发展 “强引擎” 一、77 个项目集中启动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 年 2 月,中山市举行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,77 个项目总投资 620 亿元,涵盖高端制造、生物医药、基础设施等领域。翠亨新区主会场的 “未来之门” 综合体项目投资 150 亿元,规划建设总部经济、科技创新、商务服务等功能区,预计 2025 年建成后年产值超 200 亿元,成为中山对接深中通道的门户枢纽。 二、先进制造引领,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在智能制造领域,某智能装备项目投资 20 亿元,建设工业机器人生产线,预计年产机器人 1 万台,服务珠三角制造业升级。生物医药领域,康方生物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投资 30 亿元,重点研发创新抗体药物,建成后年研发投入超 10 亿元,有望突破肿瘤治疗领域 “卡脖子” 技术。这些项目将推动中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% 以上。 三、基础设施先行,提升区域承载能力 交通项目方面,南外环道路改造工程投资 18 亿元,升级为双向 8 车道,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;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项目投资 5 亿元,日处理能力提升至 15 万吨,改善岐江水环境。教育配套方面,古香林公园配套学校项目投资 8 亿元,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,新增学位 2400 个,满足翠亨新区人才子女入学需求。 四、镇街协同发力,激活县域经济活力 各镇街结合自身特色推进项目建设,小榄镇的智能锁具产业园项目投资 10 亿元,集聚 30 家锁具企业,打造 “中国智能锁之都”;坦洲镇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投资 12 亿元,建设仓储物流、直播电商等设施,预计年交易额超 50 亿元。2022 年,中山计划实现镇街工业投资增长 15% 以上,形成 “一镇一品” 发展格局。
2022-02-18
-
【2022年云浮招商】云浮:大干快上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
云浮:大干快上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,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云浮市以 “项目为王”,市领导牵头挂帅重点项目专班,2022 年首批推进 100 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超 800 亿元。在新兴县,县委常委李耀强带队调研产业园区项目,要求严把质量关,确保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 “双到位”。截至 2022 年 3 月,全市新开工项目 32 个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8 个,包括广东明基水产预制菜加工基地、云浮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。 二、园区基础设施升级,提升承载能力 云浮新区投入 10 亿元完善道路、管网等配套,新建标准厂房 20 万平方米,引进深圳转移电子信息企业 12 家。郁南县大湾工业园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集中供热系统,入园企业环保达标率提升至 100%,吸引华扬联众数字科技等企业落户。全市园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5%,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。 三、招商引资精准发力,聚焦主导产业 实施 “产业链招商” 策略,围绕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石材加工等产业,2022 年一季度签约项目 25 个,总投资超 150 亿元。其中,广东药科大学云浮医药产业园项目投资 30 亿元,建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,预计年产值超 50 亿元;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引进意大利萨克米集团生产线,石材加工精度提升至 0.1 毫米,产品出口增长 30%。 四、优化服务破解难题,保障项目落地 建立 “项目管家” 服务机制,为企业提供用地审批、环评办理等全流程代办,平均审批时间压缩 40%。针对石材企业融资难题,推出 “石材产业贷”,2022 年一季度发放贷款超 5 亿元。同时,开展 “银企对接会”,促成 10 家银行与 30 家企业签约,授信金额超 80 亿元,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。
2022-02-18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